- 解放軍駐澳門部隊重啟青年學生國旗手培訓活動2020-11-23 16:18手機閱讀
- 全國青少年國防科技體育公益培訓在寧舉行
此次培訓是疫情后今年唯一一期全國青少年國防科技體育教練員和軍訓教官師資培訓,吸引了來自全國17省近百名學員參訓,所有參訓學員免收學費。
2020-11-18 11:08手機閱讀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展|永恒的精神洗禮
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70年來,這種經過血與火淬煉的偉大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2020-11-07 08:45手機閱讀 - 丹東軍地傳承抗美援朝精神:鴨綠江畔,永遠銘記最可愛的人
為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國防教育模式,丹東市委、市政府對110處抗美援朝戰爭遺址、遺跡、紀念地進行全面修復,推出“一館多址”抗美援朝連線紅色游,為社會各界開展國防教育提供平臺
2020-11-04 08:53手機閱讀 - 東部戰區海軍某旅開展抗美援朝老兵專訪活動
“榜樣力量催人奮進,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不容侵犯”“越是艱難險阻,越要勇于亮劍”……錚錚誓言中,深受鼓舞的官兵投入到緊張的訓練中。
2020-11-02 08:57手機閱讀 - 遼寧展出大批抗美援朝圖片文獻
《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圖片文獻展》近日在遼寧省圖書館開展。
2020-10-31 14:56手機閱讀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守護烈士就是守住幸福生活的根2020-10-30 17:17手機閱讀
- 落葉歸根!為18名志愿軍烈士尋親
山河已無恙,烈士盼歸根……
2020-10-30 10:30手機閱讀 - 遼寧向社會全文公布一批抗美援朝檔案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遼寧省檔案館日前從館藏抗美援朝檔案中精選出部分遼寧人民開展抗美援朝運動的檔案,首次向社會全文公布,共計131件。
2020-10-27 15:50手機閱讀 - 我國首部抗美援朝故事片《上甘嶺》完成4K精致修復重現銀幕
電影《上甘嶺》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的故事。
2020-10-26 13:45手機閱讀 - 顯示更多
- 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某邊防連官兵為國戍邊
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窩子里,講述他們酷愛干凈卻又以黑為美的故事,雖然官兵們一個個看起來黑不溜秋的,可他們是這世上最干凈的士兵,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2020-12-03 15:23手機閱讀 - 退伍季 | “槍王之王”,難舍的豈止是鋼槍
劉玉, 2008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上士警銜,現為武警甘肅總隊甘南支隊某特戰隊副小隊長。
2020-11-30 09:48手機閱讀 - 我們在戰位報告|空天利刃這樣煉成2020-11-29 16:35手機閱讀
- 我們在戰位報告|高山上的堅守2020-11-29 15:39手機閱讀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丨張文海:“做好后勤保障和在前方拼殺一樣重要”
采訪結束時,這名老兵神情肅穆,挺直腰板敬了一個軍禮。張文海說:“這個禮我要敬給那些犧牲在朝鮮戰場的戰友們?!?/p>2020-11-27 21:24手機閱讀
- 大校賈杰和他的“美麗鄉村建設志愿服務隊”
6月初,天水市委決定將師山村納入“甘肅省美麗鄉村示范村”。
2020-11-20 23:09手機閱讀 - 易祿亨:朝鮮戰場上,三次與死神擦身而過2020-11-17 23:39手機閱讀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當好“國旗衛士”的標準有多高?答案在這里
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迎風招展,而信仰之旗,則同時飄揚在國旗護衛隊每一名官兵的心間。
2020-11-17 18:00手機閱讀 - 從松骨峰走來的“數字化尖刀”——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松骨峰特功連”
如今,駕馭數字化裝備的他們,正朝著建設數字化新質作戰力量的目標闊步前進。
2020-11-16 17:31手機閱讀 - 新藏線兵站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天路遙遠,天邊有家
寒風中,高原是可以一夜白頭的“童話”。行云流水間,兵站是讓邊防軍人魂牽夢繞的遠方。
2020-11-16 08:44手機閱讀 - 顯示更多
- 空軍預警學院靈活教學模式深入開展學憲法系列活動
這是該學院為迎接全國第三個“憲法宣傳周”,組織開展“學憲法、講憲法”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2020-12-02 15:24手機閱讀 - 國防科大周鶴峰博士為您講述聲全息技術:讓聲音唾手可"見"
能“看見”聲音就是這樣——歸功于一種被稱為“聲全息技術”的黑科技。
2020-11-27 06:57手機閱讀 - 國防大學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座談會綜述
會議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重大意義、重要精神、創新舉措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學習研討交流。
2020-11-23 13:18手機閱讀 - 陸軍航空兵學院:精研危局,勇闖飛行訓練“禁區”
開展特情研究是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堅持為戰育人導向的具體實踐,是院校精準對接部隊、課堂緊密銜接戰場的深入探索。
2020-11-22 08:50手機閱讀 - 軍隊代表隊在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中取得佳績
經過激烈角逐,本次大賽共評選出一等獎10名,授予“全國十佳科普使者”稱號,另有20名選手獲得二等獎、45名選手獲得三等獎。
2020-11-20 08:43手機閱讀 - 國防科技大學持續推進現役干部轉改文職人員工作側記
“若以小利計,何必披征衣”。既然當初選擇了軍隊,就要堅守初心矢志不移,轉改文職人員也是投身強軍事業。
2020-11-18 13:12手機閱讀 - 空軍軍醫大學某基地貫穿問題導向 嚴訓實訓錘煉保障硬功
演訓全程采用信息化評估手段,回放演訓場景、剖析行動得失、量化打分講評,及時有效補足短板弱項,確保真正訓出實效。
2020-11-17 14:43手機閱讀 - 我們在站位報告|國防科技大學:沖鋒,向著自主創新高地
為戰而研,自主創新,國防科大人向著統帥指引的方向,發起集團沖鋒。
2020-11-17 10:49手機閱讀 - 我們在戰位報告丨國防科技大學:以研促教 自主創新助力“人才航母”
這些國防戰位的新生力量預示著國防科技大學這艘“人才航母”將在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雙輪驅動下,在新時代強軍航程上破浪遠航……
2020-11-10 16:01手機閱讀 - 火箭軍研究院一系列措施激發高學歷人才科研創新熱情
該院堅持科研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構建包含學科專業群、學科專業、重點建設方向的學科專業體系。
2020-11-08 08:21手機閱讀 - 顯示更多
- 抗美援朝老兵黃惠順:家與國,生死相托
黃惠順1951年10月20日入朝作戰,1953年回國。不到兩年時間,說來短暫,卻是老人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
2020-11-27 16:34手機閱讀 - 功勛榮譽戰旗巡禮:“英勇善戰模范團”戰旗
他們出色完成上級組織的實兵實裝演習、國際軍事比武、聯演聯訓、抗洪搶險等多樣化軍事任務,用實際行動續寫了永不磨滅的“英勇善戰”精神。
2020-11-22 10:07手機閱讀 - 抗美援朝戰爭戰例:兩水洞遭遇戰
志愿軍第39軍軍長吳信泉戰后回憶,彭德懷在總結第一次戰役時說:“首戰兩水洞,吃掉了敵人的一個加強營,打響了志愿軍入朝作戰的第一槍?!?/p>2020-11-22 09:59手機閱讀
- 抗美援朝戰場上,我防空部隊高射炮兵英勇抗擊美軍空中轟炸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我防空部隊先后以21個高炮團又10個高炮營,與志愿軍空軍和野戰高炮部隊并肩作戰,英勇抗擊美軍的空中轟炸。
2020-11-22 09:49手機閱讀 - 深藏功名“英雄炮”,上甘嶺一戰志愿軍用它殲敵400余人
1952年10月14日,美軍和南朝鮮軍共集結7個營兵力,在300余門火炮、30余輛坦克、40余架飛機的火力支援下,向志愿軍防守的上甘嶺地區瘋狂發動進攻。
2020-10-30 08:41手機閱讀 - 志愿軍繳獲美制M1式155毫米榴彈炮,沒有槍炮敵人給我們造
走近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的許多兵器展品,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這段熟悉的旋律。
2020-10-23 09:25手機閱讀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志愿軍老戰士王應邦:血戰鐵原
因為這場戰斗,王應邦失去了兩根肋骨和半塊肺葉。
2020-10-20 18:40手機閱讀 - 專家談抗美援朝戰爭的世界意義: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
多位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抗美援朝戰爭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2020-10-20 18:40手機閱讀 -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啟示錄|用好“刀尖上的藝術”
我們捍衛和平、維護安全、懾止戰爭的手段和選擇多種多樣,但軍事手段始終是保底手段。
2020-10-16 08:37手機閱讀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老戰士周文:為了不再做亡國奴,我上了前線
周文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天,我軍一天一夜連續追擊敵人200余里路,不給敵人喘息機會。
2020-10-16 00:16手機閱讀 - 顯示更多